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颜值经济下的医美窘境(2)

来源:中国医疗美容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乱象背后的法律问题 乱象的背后,必然有治理的缺位,而治理的缺位又带来诸多的法律问题。其一涉及民事层面的消费者权益纠纷,其二是因违规而被行

乱象背后的法律问题

乱象的背后,必然有治理的缺位,而治理的缺位又带来诸多的法律问题。其一涉及民事层面的消费者权益纠纷,其二是因违规而被行政处罚,其三则是美容行业犯罪问题。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在2016年,美容美发类的投诉高居服务类投诉量前十,其中医疗美容占16.4%;仅2017年前三季度,医疗美容在美容美发类投诉中的占比超过17%。近十年来,我国年均因为整形美容导致毁容毁形的投诉多达近2万起。

在民事纠纷领域,涉美容整形类医患纠纷案件中,整形者的手术效果不如预期且维权无门较为常见。以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所梳理过去3年中的306起涉美容整形类医患纠纷案件为例,部分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存在由监管漏洞导致的不书写病历、病历书写不规范、不给患者病历等违规问题。除此之外,价格欺诈、预付式消费等,也是医疗美容领域民事纠纷的常见形态。

但要将维权落到实处并非易事,这涉及相关证据的获取及保留,诸如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整容项目介绍、收费票据、诊断证明、采用的药物和器械,还有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自身的损失,包括手术修复相关单据等。一旦这些书证缺乏,依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很多当事人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及损害程度,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与非法医美间的因果关系,最终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支持。

2017年5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公安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工商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联合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自开展以来,打击捣毁多个非法医疗美容场所和团伙,行业共同发出自律倡议,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依旧任重道远。

相关的刑事犯罪也不在少数。一些无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无证经营,销售假药等现象层出不穷,美容消费者遭受毁容甚至死亡事故频发。2015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美容行业犯罪案件198件263人,涉案美容院无证经营20件26人,分别占10.1%和9.9%。嫌疑人无证上岗的18件22人,分别占9.1%和8.4%。

医美的灰色地带

医美的高消费也被其他不法分子所瞄准,在借贷杠杆的遮掩下,成为衍生的金融陷阱。据2017年11月成都媒体报道,当地一家医美整形机构涉及传销,一些女大学生受到“推荐5个人就能免费整容”的吸引前去咨询,得知虽然有分期贷款,但免费整容的吸引力使不少大学生还是陷入这种一级拖一级的变相传销陷阱。

然而,相对有组织、有分工的骗贷,这种变相传销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在消费金融的热潮下,分期付款成为很多人的消费选择,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将此变成了套现牟利的手段,而医美分期的高额消费,成为犯罪的温床。

为了抢夺市场、营造业绩,渠道分成的比重越来越高,在这种状况下,拉拢没有借贷记录的“白户”伪造医美手术、骗取贷款,所得贷款部分给医美机构,部分给渠道商,部分落入“白户”口袋,三家分成变成一场狂欢。分期骗贷成了犯罪链条,不少农村妇女搭上车辆到市区一游,签字就能分到一笔“酬劳”。还贷的责任以及信用惩戒等等对她们来说毫不在意。

相关的治理缺位也表现在未成年人整容领域。在整容日趋小龄化的背景下,对未成年人能否整容?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国内却没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制约。据调查,在地方立法领域,针对未成年人整容,目前仅有广州市在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中明确提出,不提倡未成年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未成年人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进行医疗美容的,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这与国外不少国家明文禁止未成年人整容成鲜明对比。

同样的治理盲区还存在于医师多点执业的隐患上。为解决部分医生缺口问题,多点执业能够提高医疗覆盖率,缓解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但在医美行业,一些麻醉师的走穴,却有不少是去往没有运营资格的非法医美机构执业,这不仅带走合法医美机构的客源,也会因为没有足够设备和抢救设施造成意外风险,危及消费者的生命。纵使医疗美容行业已出台相关行业细则帮助分级管理,但无论从立法完善还是执法能力等各层面来说,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来源:《中国医疗美容》 网址: http://www.zgylmrzz.cn/qikandaodu/2021/0305/769.html



上一篇:徐洁莹塑造精英女性的领袖风采
下一篇:净化医美市场助力颜值经济发展

中国医疗美容投稿 | 中国医疗美容编辑部| 中国医疗美容版面费 | 中国医疗美容论文发表 | 中国医疗美容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